文化內容新體驗 開創地方新價值

西港文化 科技創生 

2024  感受在地  人才培育

西港風 • 敘事雲

風是指西港的風土、風情、風味、風物、風俗、風格

用敘事展現    對人的關懷力   產業的再生力    遊程解說的故事力,

讓三個子計畫環環相扣!   運用雲端網路推展出去!

傳達文化永續之故事性、親近性、有溫度的特性!

慶安宮王船
慶安宮王船
謝老師解說王船製作過程
謝老師解說王船製作過程

        本計畫基於嘉南藥理大學「健康、關懷」的辦學特色,與落實關懷在地族群之理念,以台南市西港區為社會責任實踐場域。

        計畫以「健康關懷、特產加值、文化創生」為核心,具體回應場域社區老化人口與減少、農特產品加值服務及在地文化永續三項區域重點議題,藉由「在地關懷樂活健康」、「食農教育產品加值」及「地方文化科技創生」等三項子計畫落實推展總計畫,並融入學校教育之問題導向學習、跨域實務專題及自主學習等課程,持續推動計畫執行活動,以培育人才。

       透過種子志工之培育,促使社區能永續執行健康促進活動,並輔導業者開發地方特色餐飲及循環農業,藉由數位導覽與行銷的概念,推廣在地特色,提升西港區農特產品加值及觀光旅遊曝光的機會,以促進區域經濟發展,進而強化實踐場域之永續經營。

       最後,希冀達成促進銀髮健康、實踐在地創生及活化地方發展之核尚目標暨本校培育樂活人才之校務發展目標,並積極落實推展西港區成為優質文化生活圈。

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 計畫

聚焦社會議題,實踐永續發展

教育部推行「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USR)計畫」, 聚焦在地連結、人才培育、國際連結等面向及各項議題,期許USR計畫在大學社會參與中扮演重要角色與推手。鼓勵發揮專業知識及創意,改善學用落差;促進在地認同與發展,進而邁入接軌國際之願景。

謝武昌老師導覽中
謝武昌老師導覽中

113.03.16 慶安宮

慶安宮的創建時間,據記載是在康熙51年(1712年),主祀天上聖母,同祀中壇元帥、境主公(城隍爺)、十二瘟王等神。1945年受玉皇上帝勅封後,正式廟名才改為「玉勅慶安宮」。慶安宮所在地據說是「鯉魚穴」,廟宇屋頂上雕塑的鯉魚像,成為西港慶安宮的重要標誌。
 

113.03.16 阿農兄芝麻工坊

西港是芝麻故鄉,這裡的居民多種植芝麻。除了外銷、農會,不少人自製胡麻油販售,增加收入。謝大哥夫妻基於對土地的情感,使他們割捨不下多年照顧的田地,返家接手種植芝麻,並自創品牌(阿農兄芝麻工坊),製作芝麻糖、芝麻酥及芝麻醬等產品。亦熱心為參訪者解說。

 

113.03.16 胡麻嫂故事館

西港是芝麻故鄉,台南市種植胡麻的面積占全國3分之2,其中西港的種植面積又占台南市將近一半。胡麻嫂故事館位於穀倉餐廳旁,故事館內介紹了胡麻的種植方式、胡麻的功效、怎麼製作麻油,以及能用麻油做成的料理等知識。旁邊胡麻嫂擔露館有很多各大農會的伴手禮,最有名的產品當然就是麻油!

113.03.16 藺草工坊

藺草工藝由傳統產業,轉型到「新農業」,推行在地產業與文化傳承,以健康又環保的生活態度為出發點,發展出代表社區特色的創意商品。讓藺草草蓆工廠得以生存,並使創意深入生活空間、增加運用的可能性及提升價值。讓學生認識傳統產業,並結合課程開發相關文創商品。
 

探索周遭

同學們盡情地探索不曾見過的藺草,原來莖是三角形的。原本的穀倉建物,轉為餐廳了!!網美景點的花旗木步道,大家一起探索金砂里,一起走過長長的步道。

藺草的生長

台灣主要藺草於大安溪下游,現栽植於水田濕沼澤地。 莖草硬且有彈性有除濕及除臭功能,在台灣不同的環境分佈種類相異的藺草,大致上在工藝取為材料的藺草分為三種有蓆草 ( 大甲藺 ) 、鹹草 ( 三角藺 ) 及燈心草 ( 圓藺草 ) 。

穀倉?餐廳?

當地原作為儲放粗糠用的西港農會穀倉,改建成「穀倉餐廳」,名聞遐邇的是麻油料理。餐廳設計上也保留原有榖倉的紅磚牆與稻穀主題佈置。除了品嚐美食外,也能到「胡麻故事館」,認識西港胡麻的特色與製程。 

花旗木在金砂

金砂里花旗木步道,每年3~4月花期,沿著舊鐵道綿延數百公尺的粉色花廊,吸引無數賞花人士前往打卡取景。巧遇金砂社區總幹事李俊龍,他說花旗木花季比去年稍晚些,我們只見大約花開3、4成。

西港風●敘事雲

教育部第三期(112-113 年)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

嘉南藥理大學    717 臺南市仁德區二仁路一段60號 

西港風●敘事雲  | 2024 | 嘉南藥理大學
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 Cookies
免費建立您的網站!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